
志愿者在小学门口合影 冯珺雯摄

主讲人给101孩子们讲课 冯珺雯摄
主讲人给203孩子们讲课 冯珺雯摄
11月7日,昆仑山路小学教室内回荡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为传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提升员工对建筑艺术的认知与审美素养,召旭服务队以"榫卯"为主题,通过理论讲解与实践体验,带领员工探寻中国传统建筑技艺的千年智慧。
活动伊始,主讲人刘雨桐以故宫太和殿与应县木塔为例,结合精美图片与实体模型,生动演示了榫卯结构的咬合原理,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中的榫卯智慧。她深入浅出地讲解道:"凹凸相嵌的设计不仅是简单的物理连接,更是古人应对地震、风雨的科学智慧。"在介绍到现代建筑领域的榫卯创新实践时,她特别强调:"每一处榫卯都凝聚着古人的智慧,传承这些技艺需要科学精神与匠心精神的完美结合。"
榫卯技艺的知名人物介绍将活动推向高潮。员工们在了解到知名人物阿木爷爷用32块木板做出榫卯足球时惊叹不已,他们认识到了榫卯技艺的精巧。阿木爷爷用行动告诉孩子们,只要肯尝试,在难的事也能成功,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种子。
刘雨桐在总结中表示:"了解榫卯艺术这一中国古代建筑技艺中的瑰宝如同打开传统文化之门的钥匙,希望同学们能用科学思维传承传统技艺,让古老智慧焕发新的生机。"员工们兴奋地表示:"原来我们的历史,这么了不起!"
此次活动,孩子们领略传统建筑的精巧设计,深化了对建筑复杂构造的理解。召旭志愿服务队表示,后续将持续推出"非遗科学课"系列主题活动,让传统技艺与现代教育碰撞出更多火花。这场穿越千年的榫卯对话,不仅让孩子们读懂了祖先的营造智慧,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探索与传承的种子。
(员工记者:冯珺雯 责任编辑:韩栋庭 审核:王加胜)
学年校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