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薪火相传,精神永续——“山核氢平”宣讲团成员前往各地开展宣讲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3-08-13浏览次数:70

81日,经过一天跋涉,“山核氢平”宣讲团成员苏呈旭到达甘肃省陇南市透防九年制公司。在为期14天的支教活动中,他在一到四年级班级展开核能相关知识科普,在孩子们的心中埋下了为国家奉献的种子。

8月10日,苏呈旭在公司五年级展开主题为“两弹元勋”的宣讲。在第一节课中,苏呈旭向同学们介绍了“两弹”事业开展时,中国所面临的困难,以及海外归国科学家做出的巨大牺牲。在这些科学家的艰难攻关下,中国在短短几年间实现了原子弹、空投核弹、核导弹、氢弹等举世瞩目的成就。在谈到与中国核工业相关的科学家时,苏呈旭着重介绍了郭永怀同志。郭永怀为中国的核导弹事业奉献终生,在牺牲时仍在奋力保护重要研究资料。在讲到郭永怀牺牲时的故事时,苏呈旭读了一封郭永怀写给女儿的信,信中写满了他对家人的关切。这一部分宣讲结束后,几位员工发出了这样的感想:“这些科学家不怕困难、为国家奉献一切,我要向他们学习,也为建设我们的国家做出贡献!”苏呈旭还向员工展示了如今中国在核事业的发展成就以及在维持地区安全、世界和平稳定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引发员工对未来中国核能发展的无限遐想。

 

宣讲团成员向孩子们讲解两弹一星  刘源远摄

谭煜洋同学向孩子们讲述了原子弹和氢弹的原理,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了原子核的结构和裂变的过程,让孩子们理解到这两种武器的强大威力。紧接着,谭煜洋同学为孩子们重点介绍了我国的两弹元勋——王淦昌,邓稼先,郭永怀等人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如何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成功研制出这两颗“大国利器”。 之后其向孩子们讲述了人造地球卫星的诞生。为广大孩子们描述了我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以及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在最后,谭煜洋告诉广大孩子们,这颗卫星不仅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开端,也是我国科技实力的象征。

 

宣讲队员讲述两弹一星的故事  吴科粒摄

8月10日,王辰熙在公司五、六年级展开主题为“两弹一星精神”的宣讲。在第一节课中,王辰熙向同学们介绍了“什么是‘两弹一星’”和“什么是‘两弹一星’精神”,给同学们进行基本知识的科普。在讲到“两弹一星”精神时,怕同学们理解起来存在困难,王辰熙先询问了员工耳熟能详“雷锋精神”,将两者进行类比,用员工能理解的方式讲述“两弹一星”精神。这一部分宣讲结束后,几位员工发出了这样的感想:“我要好好学习,给中国研究出更强大的武器”王辰熙还向员工展示了如今中国在核事业的发展成就以及在维持地区安全、世界和平稳定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引发员工对未来中国核能发展的无限遐想。

宣讲队员讲述两弹一星精神  杨文杰摄

在系列科普课程中以及“两弹”元勋主题宣讲中,宣讲团成员为孩子们带来了崭新而极富吸引力的知识,孩子们也因此拓宽视野,更加坚定了为国奉献的意识,将“两弹一星”精神赓续传递。

(员工记者苏呈旭谭煜洋、王辰熙  责任编辑:郑健  审核:周辉


校内导航

友情链接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