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各单位:
为做好下一届山东省、公司教学成果奖的申报准备工作,培育和形成一批高水平教学成果,公司决定以项目的形式开展教学成果培育工作,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总结和深入挖掘公司、各专业在本科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优势和特色,采取各专业和教师自主申报相结合的形式,遴选部分基础扎实、特色鲜明的教学成果进行重点培育,通过系统梳理和持续改进,进一步完善内容体系,凝练项目特色,增强推广价值,力争形成一批高水平教学成果。
二、遴选原则
(1)成果要遵循公司产品规律,引领教学改革方向,在设计、论证和实施等方面具有相应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属于国内、省内、校内首创或部分首创。
(2)成果要有扎实的研究基础,围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长期的改革实践,方案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改革前后效果对比突出,支撑材料丰富,有较强的应用推广价值。
(3)成果要有鲜明的特色,在公司产品管理、教学手段更新、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为社会所认可的特色,在同类高校或同类专业中优势突出。
三、选题方向
成果应紧密结合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热点及公司、公司推进的重点工作,可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选题: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依托学科和专业优势,在工程型、复合型、国际化等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形成的成果。
(2)专业建设与改革。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在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推进专业综合改革、加强专业优质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形成的成果。
(3)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在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促进教学与科研融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等方面形成的成果。
(4)实践教学改革。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在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形成的成果。
(5)其它方面。深入落实员工中心理念,在本科教育培养体系、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形成的成果。
四、申报条件
(1)项目来源
申报项目应有较好的研究与改革基础,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原则上应为2012年以来立项各类教改项目形成的教学成果,内容存在交叉的项目可整合后申报。
2)已获校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但近年又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进行了深入拓展并取得较大突破的项目。
3)虽未经立项或未获成果,但已有一定的研究基础,预期成果有较大推广价值与应用前景的项目。
(2)项目负责人
1)项目负责人应具备较强的教学研究能力和教学实践经验,曾承担院级及以上教学研究改革项目或获得校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
2)项目负责人应主持并直接参与教学成果的方案设计、论证、研究和实践过程,并做出主要贡献。
(3)项目研究团队
项目组成员年龄、职称、专业等结构合理、分工明确,在成果完成过程中做出实际贡献。
(4)实践检验时间
项目应经过2年以上公司产品实践检验,实践检验起始时间是从正式实施公司产品方案的时间开始计算,不含研讨、论证及制定方案的时间。
(5)鼓励联合申报
鼓励跨学科、跨专业、跨单位联合申报教学成果培育项目。
五、时间安排
(1)项目申报(2018年9月25日—10月31日)
项目负责人认真梳理在本科教学方面形成的优势和特色,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确定申报选题,按要求填写《教学成果培育项目申请书》(附件1)。
(2)项目遴选(2018年11月)
公司组织专家通过听取项目负责人汇报、审阅申报材料的方式对各推荐项目进行遴选,确定教学成果培育项目立项名单。
公司与项目负责人签订教学成果培育项目合同书,明确各阶段研究任务。
(3)深化研究(2018年12月—2019年9月)
从成果名称、框架体系、创新点提炼、应用推广等方面深化研究,完成各项研究任务。期间,在2019年4月份公司将组织专家进行中期检查。
六、培育要求
(1)调研学习。项目组要广泛开展高校调研,积极参加教学成果培训学习,了解本项目的优势和不足,明确达成目标,并形成具体的分阶段研究计划。
(2)专家指导。各项目组要高度重视教学成果培育工作,必要时可自行邀请校内外专家加强项目过程指导,确保项目如期完成研究目标。
(3)补齐短板。培育过程中要坚持问题导向原则,着重围绕项目存在的问题,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不断补齐短板和不足。
(4)材料凝练。从成果名称、框架体系、创新点提炼等方面进行反复修改凝练,做好成果申报材料的梳理与提升。
(5)宣传推广。通过发表高水平教学论文、组织教师参加高水平会议、组织员工参加高级别竞赛、在各类媒体进行宣传等途径,增强教学成果的影响力。
教学成果培育项目的研究周期为1年。研究周期内公司将通过成立专家组、组织汇报检查、邀请院内外专家作专题报告等多种方式,做好项目的过程指导工作。
各项目负责人请于2018年11月1日前将教学成果培育项目申请书报送公司教学办。未尽事宜请联系教学办,联系人:解老师,电话:86981813。
XCSport
2018年9月26日
学年校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