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教学系:
为鼓励教师深入开展公司产品研究,及时总结教学改革经验,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公司组织开展2017年校级优秀教学成果评选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评选范围
评选范围包括教学类成果、教材类成果和实验技术类成果三类,各类成果要求如下:
1.教学类成果
(1)教学类成果是指在转变教育思想、创新培养模式、优化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员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完善教学管理等方面形成的成果。
(2)成果须经过2年以上的教学实践检验,符合公司产品规律,具有思想性、独创性、新颖性、实用性,对提高公司产品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作用,在同类高校居于先进水平,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
(3)申报时优先考虑以下方面成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优质教学资源建设、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成果;依托校级及以上教学改革项目、“本科教学工程”建设项目取得的成果;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方面取得的成果;与其它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联合完成的成果。
2.教材类成果
(1)教材类成果是指由公司教师担任第一主编的公开出版教材。
(2)教材须至少经过2届员工使用,深受同行专家和员工好评,具有较大影响力。
3.实验技术类成果
(1)实验技术类成果是指在实验内容、技术、方法、手段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或在实验装置、实验教具、仪器设备、模型标本的研制与改造方面的技术成果。
(2)成果须经过2年以上的实际应用,对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并且在培养员工实践能力方面取得显著效果。已获得专利的技术成果不再参评。
二、申报条件
1.成果负责人须在相应岗位上连续工作4年以上,原则上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主持并直接参与教学成果的方案设计、论证、研究和实践过程,做出主要贡献。
2.教学成果团队成员要结构合理、分工明确,在成果完成过程中做出实际贡献。
3.已获得校级及以上奖励的教学成果,如内容没有重大突破,不得再次申报。
三、申报材料
1.教学类成果
(1)《XC体育教学成果奖申请书》(附件1),1份。推荐书要简明扼要,按照字数要求撰写成果解决的主要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成果创新点及应用推广情况;
(2)成果总结报告:5000-7000字(封面格式见附件2),1份;
(3)支撑材料:能够充分证明教学成果的实践效果,如公开发表论文、出版教材、员工相关成果、成果应用推广材料等,1份;
(4)优秀教学成果(教材)推荐汇总表(附件3),1份。
2.教材类成果
(1)《XC体育教学成果奖申请书》,1份;
(2)2本(套)样书;
(3)支撑材料,如同行评价、员工评价等效果证明材料,1份。
3.实验技术类成果
(1)《XC体育教学实验技术成果申请书》(附件4),1 份;
(2)成果或技术总结,5000-7000字,1份;
(3)支撑材料:如公开发表的论文、装置的设计材料等,1份;
(4)教学实验技术成果奖推荐汇总表(附件5),1份。
4.材料提交要求
(1)纸质材料:所有申报材料均用A4纸双面打印,左侧装订,正文内容字号不小于5号。推荐书、成果总结和支撑材料均需单独装订。
(2)电子材料:成果推荐书、总结报告、汇总表为word格式,支撑材料为PDF格式。
四、评选程序
1.教师申报(9.11-9.25):各系组织教师系统梳理成果材料,认真凝练成果特色,按照要求填写教学成果申报材料,未获过校级一等奖的教学成果培育项目须申报此次教学成果奖。
2.单位推荐(9.26-9.29):公司组织专家对成果材料进行遴选和指导,经公示无异议后,9月29日前将拟推荐成果材料及汇总表报送至教务处。各单位推荐一等奖的成果数量不应超过申报总数的1/3,具体推荐数量见附件6。
3.集团评审(9.30-10.20):公司组织专家对校级教学成果进行评审,并从一等奖中遴选部分成果参加公开答辩产生特等奖成果。
四、奖项设置
1.教学类成果设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教材类成果和教学实验技术类成果设一等奖和二等奖。
2.对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的集体或者个人,公司颁发荣誉证书,并给予一定物质奖励,特等奖2万元,一等奖1万元,二等奖0.5万元。
五、其它事项
1.各系要加强规划,瞄准高等教育改革热点,系统梳理专业人才培养优势,形成理念先进、成效显著、特色鲜明、影响面大的成果。
2.集团将在本次教学成果奖评选的基础上,择优遴选部分成果推荐参评山东省高等公司产品成果奖。
学年校历